微博的“去偽”走在“求真”路上

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條路。如果把這句話引入到“網絡假新聞氾濫”的討論中,我們也可以說對微博、微信們的讚美和批評來自於同樣一個原因:就是全民參與、“人人都是傳播者、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新媒體特徵。

  在這些大眾廣泛參與的新媒體上,存在相當數量的偏頗甚至虛假信息,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同樣,由於大眾廣泛參與的特性,虛假信息特別是熱點事件中的假信息,也會更加快速地被更正。以往,一條假新聞從出爐到真相大白可能需要幾天,而現在只需要幾小時,甚至更快。

  在信息充分傳播的環境下,虛假新聞會被揭穿、被糾正。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是源自於靈魂深處的一種信念:真實一定會戰勝虛假。

  新聞緣起

  新媒體“假新聞”引發熱議

  6月底以來,關於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假新聞氾濫的話題成為一個輿論熱點,甚至成為微博自身上的“熱點話題”。就一個個離奇“新聞”而言,套用微博上的語言,可謂“節操碎了一地”。

  先是發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腹中胎兒被盜案”。6月28日晚10時許,一微博網友爆料稱,一個太和孕婦去醫院體檢時被迷暈,之後腹中胎兒被盜。這條消息經過媒體跟進報導,在微博中經網絡名人甚至多家知名媒體官方微博轉發後引發軒然大波。

  有媒體進行調查後,在官方微博賬號宣布:“經深入調查,太和縣滑某嬰兒被盜案是滑某自策自演的一場鬧劇。滑某根本沒有懷孕,因擔心事情敗露,策劃了這起所謂嬰兒被盜案。”原來是“忽悠了家人,忽悠了媒體,忽悠了社會”。

  此後,又爆出“某校畢業生和所有讀研期間的交往過女友拍婚紗留念”,正當網友紛紛羨慕、祝福,旋即真相傳來:這名畢業生其實是攝影師,“合影留念”只是幫人拍照後一張普通合影。

  在這一片“吵鬧”聲中,一家媒體刊文:“微博熱點1/3是謠言”。報導依據的中國社科院25日發布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中,以去年1月至今年1月的100個微博熱點輿情案例為研究對象,指出“事件中出現謠言的比例超過1/3”。

  這個似乎“恰逢其時”的新聞,也隨即被指為頗有可商榷之處。《人民日報》刊發文章開頭就問:"1/3有謠言"與"1/3是謠言",意思相同嗎?”,認為“報導的是有關謠言的研究,信息卻出現失真”。

  “只有1/3的熱點混雜有假新聞,這說明我們國家輿論環境總體上還是比較健康和有序的。這不是一個負面的信息,反而是一個正面的信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喻國明教授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喻國明認為,所謂三分之一的熱點問題當中涉及到假新聞,這很正常,因為一個事件涉及到方方面面,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說法,這種說法裡面,從民間的角度來講,不可能在掌握全部的信息基礎上進行傳播,老百姓沒有這麼多的精力。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

  “2/3的熱點當中信息都很真實,都沒有問題。1/3的熱​​點當中混雜有假新聞,並不是說這1/3的熱​​點是由假新聞造成的,這是兩個概念,兩回事情。” 喻國明說。

  核心關注

  網絡“發言”能否用新聞專業標準來要求

  “如何看待網絡環境中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客觀性,需要用一種新的傳播邏輯去把握。”喻國明說,馬克思當時講到新聞的有機運動時就講過,傳統的媒體對一個新聞事件的揭示,是在一個時間序列上完成的,所謂用今天的報導來改正昨天的錯誤、用明天的報導來補充今天的不足。也就是說是在一個過程當中不斷逼近真相、逼近事實的。

  “今天的網絡條件下,在全民發聲的情況下,對於真相的再現有著不同於過去專業新聞工作的路徑。今天是靠一個結構。” 喻國明解釋說,當很多人都在議論、關註一個事件的時候,信息來源不是某一個人的信息來源,可能是由很多人來實現對事實的再現、對真相的再現。因此,某一個個體內容表達的某些缺失,在一個整體的結構當中互相補充、互相印證、互相糾錯,不會成為人們對真相認識、對真理接近的障礙,反而比傳統媒體的報導路徑更有利於對事實真相的逼近。

  “現在我們對於一個真實性的完成過程,不能用一個信息的完整不完整、裡面有沒有演繹的成分等因素來進行考量。而應該採用一種新的結構化的觀念去考量。考量它的機制本身是否充分、是否完整,那些消息來源是否足夠多元。如果信息足夠多元,表達又相對充分,在多元充分的情況下,事實是很難以一種偏激、錯誤的形式進行大範圍傳播的。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簡單的常識。” 喻國明說。

  因為大家都在關注都在議論,如果其中有某一個獨家的消息來源,尤其是提供的信息不夠完整的時候,在今天的網絡環境中的分析技術完全可以做到對信息真偽的判別。

  實際上,之前的虛假新聞“更正”的過程恰恰反映了這一點。

  喻國明認為,我們今天判斷一個信息真實性的時候,判斷是不是假新聞的時候,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用傳統的對專業記者要求的眼光去分析某一個人在網上發布的信息。如果那樣,你可以找到成千上萬偏激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有演繹虛構成分的信息傳播。

  “當然,局部看起來是不妥帖的,但是今天人們對於事實的認識和真相的逼近也不是靠一個信息去完成的。這也是一個事實。”喻國明說。

  “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待什麼是假新聞,對假新聞嚴重性的認識應該有一個新的觀點。對一個信息的呈現就不能簡單的用一個公民發布信息的質量標準和專業記者發布信息的質量標準相衡量。這永遠是不能比較的。今天是用一個結構化的機制,只要信息來源足夠充分、足夠多元的情況下,對於事實的再現一定是比較接近真相、比較接近於客觀的。”喻國明說。

  喻國明認為,網絡對於人們接近事實真相多還是誤導的多,對於網絡的監督到底是正能量多還是錯誤的能量多,其實是要做一個整體評價才能進行判斷,如果通過某一個個別信息去進行判斷,那是一個以偏概全的認識方式。

  “我們今天透過網絡對於熱點事件的認識,貢獻遠遠大於它的誤導。這也是事實。我不像有些人估計的那樣認為如此之嚴重。”喻國明說。

  專家建言

  防範假新聞更要靠“透明的主渠道”

  “假信息是一個果,而不是因。” 喻國明說。

  喻國明介紹說,流言的傳播,跟兩個因素相關,首先是和老百姓對這件事情的關心程度成正相關關係,其次是和這件事情的透明度成負相關,透明度越高,假信息就沒有什麼傳播的餘地。這種情況下,如果說我們有某種假信息氾濫的情況的話,常常是掌握信息的責任部門缺少及時、有針對性的信息公告和發布。

  喻國明認為,當前更需要從體制上,從危機信息發布的機制構建方面建設一個健康的、有效的信息發布環境,而不是簡單的指責。

  “指責是沒用的。只要主渠道在信息發布透明度上出現問題,尤其是用造謠的方式來進行闢謠,本身就是會製造新的謠言。”喻國明說。

  “為了一時的安寧也好、安定也好,用這種方式來平息社會輿論中流言的猜測,實際上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這種做法是不足取的。至少有相當個案中用造謠方式來闢謠的實例,這種做法本身是對社會利益的重大損害,是對政府公信力的重大損害,這種做法以後是應該嚴格杜絕的。” 喻國明認為,可以不說出事實真相,但是絕對不可以用造謠的方式來誤導輿論,這是一個責任問題、底限問題。

  “如果說,虛假信息在某些程度上、某些事件上有假新聞氾濫的話,我們從傳播的角度來講,一定是有主渠道相應不夠及時、不夠有針對性,對某些事實的重要方面有所隱瞞、有所迴避。在這種情況下,那種所謂的流言四起,各種各樣假信息的傳播才有市場。” 喻國明說。 

出處: http://tech.hexun.com/2013-07-09/15595100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fortune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