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星期專訪》張榮豐︰台灣需要有戰略眼光的總統 - yam天空新聞
May 13th 2012, 23:57

記者鄒景雯╱專訪

馬英九總統即將於下週展開第二個四年的任期,針對台灣的經濟處境,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一所所長、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受訪指出,總統必須處理戰略層次的未來問題,而非執行層次的眼前問題。今後十年,台灣面臨人口結構的變遷、全球化、知識經濟、政治制度、當前市場機制的缺失等五個面向的衝擊,如果不能積極因應,台灣將非常危險。

個人技能治國 徒勞無功

問:最近有人說馬總統變老、髮禿、眼袋變大了,總統似乎很辛苦但卻沒有帶給人民希望,你認為問題出在哪裡?

張榮豐:總統是在戰略的層次,不是個人技能的層次。治理國家企圖用個人的技能去取代系統或組織的力量,肯定是徒勞無功,因為個人力量是無法和組織力量相比擬的。治國如烹小鮮的前提是了解戰略體系及思維。

人類決策體系分成五個層次,戰術以下層次,都在處理當前的問題,而當提升到戰略層次時,已經是處理未來的問題,這是總統要處理的層次。另外有一個層次稱為執行或作戰,是用來銜接未來與當前,這相當於行政院長的層次。所以總統是負責戰略的層次。上任時即應昭告團隊及人民,他的願景、目標、施政方向等。按目前我國體制,總統有兩支重要的戰略部隊,即國安會和經建會,這兩個部會行動的時間,都應該要比其他戰術型部會提早四至五年,因為現在的佈局,都是四或五年後才會實現。

由於戰術層次是處理當前的問題,因此思維模式是直線型,也就是看到狀況發生,依照狀況反應。但戰略是處理未來,所以思考的邏輯和戰術不一樣。首先要有願景,即想像卸任或戰略期間結束時國家的圖像,再把這些圖像化成具體目標。另外要提出這個團隊的核心價值或信仰,因為這會影響戰略路徑的選擇。有了願景接著是盤點自己的優劣勢,在這段戰略期間變化的趨勢是什麼?另外,對於戰略期間外界的環境大趨勢,也必須做有系統的評估與展望。最後才能以逆序推理方式,尋找最佳的戰略路徑。

人力投資犯錯 薪資難漲

問:從國家經濟戰略的角度,你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狀況,以及大家抱怨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的問題?

張:我個人無法取代經建會提出完整的發展策略,但我可以從初始條件中,台灣面臨的問題談起。另外可以談談未來十年,台灣面對的可能挑戰為何?現在我們看到平均實質薪資,十多年來幾乎沒有成長。每月月薪在兩萬元以下的勞工數,長期維持在一百萬人左右,月薪三萬元以下的勞工,佔就業人口比率高達四十二%左右,即三百五十萬人。最近勞委會甚至想用政府力量來調漲工資,但首先要探討問題的成因,才能談到對策,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探討工資無法上漲的問題。其一是中國自一九九四年人民幣併軌並大幅貶值後,其出口擴張策略進入成熟期,並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近兩、三億的廉價勞工進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

其二是十多年來,台灣在人力資本投資上犯了三大錯誤:一,普設大學與技職教育的崩壞;二,大學教師崇尚SSCI期刊發表,研究不重實際並忽略教學;三,過早的文、理分組。使得台灣的年輕人,在學習的黃金歲月階段,無法在大學裡受到文、理並重的教育,更無法在技職系統中,學到務實具操作性的技能。

其三是台灣產業界歷經大量生產、重視品管、壓低成本(Cost Down)的策略後,再也沒有朝建立品牌、提升附加價值的策略升級,更別提重視綠色生產策略了。這三大問題,使得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原理,在台灣起了作用。

對抗中國競爭 台不如韓

問:中國加入世界競爭,也會衝擊到韓、日,這兩國的情況又如何?

張:沒錯,中國走向國際,衝擊的不只台灣。但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原理,起作用的前提是技術沒有大幅提升,即勞動生產力沒有明顯提升、產業研發不足、沒有自行建立品牌。從許多比較,台灣與南韓產業或經濟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一、單位勞動生產力方面—南韓大幅攀升,台灣緩步上升;二、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南韓緩步下滑,台灣顯著下滑;三、品牌發展—南韓品牌轉型成功,台灣剛起步;四、研發成果—南韓專利多元且較具價值,台灣專利集中以製程居多;五、政府研發補助—南韓比重低,企業自主,台灣比重高,以財團法人為主。我想這些年,我們大學生抱怨起薪只有兩萬八千元,南韓已到了四萬八千元,上述比較已回答了這個問題。

問:能否進一步談談未來十年台灣面臨的挑戰?

張:我們可以從人口結構的變遷、全球化、知識經濟、政治制度、當前市場機制的缺失等五個面向的未來事件表(Future Events),來看未來十年我們的挑戰。任何國家在制定經濟發展策略時,首先是探討人口結構的變遷,來做為策略設計的基軸(Backbone)。因為即便在全球化趨勢下,一國可以自由遷徙的人口,平均不超過七%。人口結構變遷這個故事會以少子化、勞動人口比重下降、老年化等面貌呈現。所有工業化國家,這些人口故事都大同小異,但重要的是其出現的時間點。

亞洲經濟整合 台灣缺席

台灣在二○一五年勞動人口佔總人口比重開始下降,這意味著低速經濟成長時代的來臨;而且繳所得稅、健保費、退休年金的基礎也在縮小;二○一七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十四%,正式邁入老年社會;健保支出、老年照護、養老等社福支出將逐年增加;財政、健保、年金等改革都會提到日程上,所以我們的挑戰在於反應時間短、觀念來不及調整。從全球化角度看,二○一四年左右,亞洲的重要區域經濟整合都將完成,包括中、日、韓、東協等。台灣在這方面,除了ECFA之外其餘是缺席的。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帶來政治與經濟疆域的脫離,傳統經濟政策效果將會下降。例如向台商課稅、經濟罪犯引渡等將不易處理。何況經濟整合只向中國傾斜,勢必帶來社會及政治上之外部成本。例如今年大選,重要企業一面倒支持「九二共識」,以及最近台企聯對違法任中國公職,公然向政府嗆聲,即是明確事例。

知識經濟出現,使許多產品生命週期縮短,所以人力資本的培育與產業需求脫離的情況就更加嚴重,這將造成缺工與失業同時並存。

另外政府應正視台灣各類市場的缺失:有的資訊不夠透明,如房地產、有的是流動性不夠,如勞動市場、有的是沒有退場機制,如教育市場,還有因各類產業政策造成的資源扭曲等,這些都要做務實的調研,提出有效對策才能使資源使用效率提高。最後提到政治制度,未來十年會有兩次大選,政黨輪替將成為常態。如果朝野無法有效溝通,重大經濟政策將難以推動。而選舉週期的集中,容易造成政府獨裁,鹿港鎮長選舉的作用,就是證明。

十年三大挑戰 及早因應

問:能否歸納一下,台灣今後在不同階段的挑戰?

張:從現在到二○二二年,大致可劃分成三大階段,每個階段挑戰如下:

第一階段二○一二年至二○一五年,必須:一、儘速和歐盟、美國、東協等簽署不同名稱或形式的經濟合作架構;二、建立與中國談判及簽署協議的內部朝野溝通,以及民主程序;三、健全技職教育體系,改革大學教育,縮短人力資源培育與產業需求差距;四、針對各類市場缺失,尤其房地產狂飆、貧富不均等進行總調研,規劃改革方案;五、二○一四年上半年以前完成財政改革,因為二○一四年下半年後即將進入選舉年。

第二階段二○一六年至二○二○年,應:一、完成各類市場機能改革;二、完成房地產健全方案,實現土地及居住的正義;三、完成健保、年金、長照等改革方案調研及規劃;四、輔導產業界策略轉型,由壓低成本單一策略,提升到增加附加價值及綠色生產策略。

第三階段二○二一年至二○二二年,應:一、完成健保、長照、年金制度等改革,以因應老年社會的來臨;二、由追求GNP成長的單一目標,擴及到追求就業率、綠能產值的成長,以及基尼係數和恩格爾係數的降低等多目標經濟發展。

我們不能只看眼前,必須至少進行十年的展望,並提早做準備。我必須強調,研擬政策不能只是開會,必須做好充分調研,將在未來四年繼續主政的馬政府當然責無旁貸,但是整個台灣不分朝野也必須共同認真思考這些挑戰,因為如果我們無法有效因應,現在遭遇的困難將來勢必還會更嚴重,任令這樣發展下去而無作為,台灣會非常危險。

蕃新聞新版 馬上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
由 網路行銷-網路賺錢 於 5/16/2012 07:08:00 上午 張貼在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fortune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